Search

六個菜市場不會買貴菜心得

港女今天偶然看到一個住在新竹市的香港人youtube...

  • Share this:

六個菜市場不會買貴菜心得

港女今天偶然看到一個住在新竹市的香港人youtuber 拍攝他到菜市場買菜的情況,從而帶出他認為台灣物價並不便宜的觀感。港女看到他買菜的價錢的確高得令人驚訝: NT125 (HKD33.5五個蕃茄, NT150 (HKD40.5) 四個小的富士蘋果。港女看看下面的留言,有些人說在新竹因為科學園的關係,物價會較貴。另外有些人說那位先生可能被看出是外地人,所以被騙了。港女現在每個星期都會最少去傳統市場一次,發覺如果有經驗的話,買到便宜又新鮮的食物的比率其實很高的,以下是港女的一些心得:

1. 如果你是初到台灣的外地人,最好先不要到傳統市場買菜。一開始最好去全聯或頂好等超市去買菜,多買幾次菜,你便會開始對物價有些概念,知道每種東西大概在台灣賣多少錢。在超市買菜,每種東西都有清楚標價,亦可免卻你初到貴境可能國語不太靈光,要開口問價錢的尷尬。

2. 到了你在台灣居住了一兩個月,買東西比較有經驗後,便可以去挑戰傳統市場。首先進了市場後不要急着立即買東西,最好先走走多看看幾間比較價錢。而且通常越進裏面的檔攤越會便宜。

3.可以從有標價的東西入手, 或者一些已經分好一份份的蔬果入手,通常他們的價錢是NT50 (HKD13.5) 或者NT100 (HKD27)一份。

4. 如果是要磅重的蔬菜,你可先請檔主放在磅上量重,在磅上會顯示價錢,你便可看了價錢再決定要不要買。

5. 如果是一些乾果熟食等等需要磅重,你可以直接告訴檔主, 例如 “我要50元”,他便會量你所提出的價錢的份量給你。

6. 如果你希望去傳統市場買菜更有效率,盡量在每周的同一天去買菜。因為傳統市場內的檔攤通常以日租方式經營,他們每天都會在不同的傳統市場擺檔,但通常每周會有一天固定在某個市場的某個位置擺檔,如果你每周都是同一天去買菜,你便會大約知道在市場內的那個位置會找到那個檔攤,買菜時便會更有預算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2020年2月,我從香港移居到台北 記錄我在移民台灣生活、創業的大小事
View all posts